聚焦香港稳定币
发布日期:2025-08-04 17:30:00
来源
: 华耀德睿
浏览量
:90
华耀德睿
发布日期:2025-08-04 17:30:00
90
2025年8月1日香港《稳定币条例》正式生效,并同步放开其牌照的申请。这一监管框架的建立对于稳定币以及人民币国际化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那么,就让我们把市场目光再度聚焦于这座国际金融中心与离岸人民币枢纽。
人民币走出去的第一站必然是香港,香港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作用。香港是最大的人民币离岸市场,资金池规模约为1万亿元人民币,全球大概有1.5万亿元离岸人民币,香港则占了65%以上。无论是人民币债券,还是即将推出股票计价的人民币,香港都会是最成熟、最活跃的交易所在地,明显领先于伦敦、新加坡等其他离岸中心。除了规模优势外,在“一国两制”框架下,香港享有独特地位,不但监管协同便利,而且市场开放度较高。如果香港能提供多元化的人民币计价投资工具,国际资本的进入则会更为顺畅,为人民币国际化发展路径提供了持续而强有力的发展动力。从人民币离岸市场的角度看,香港作为枢纽中心的地位很难被动摇。香港作为优先发展离岸人民币市场的核心平台,即便其他区域也在推动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建设,但发展已久的香港也依然会是当下的绝对主力。首先,从机构发展的依赖来看,中资金融机构以及企业出海的第一站历来都是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建设主体自然也是围绕中资机构为主。其次,从外资视角来看,外资机构俨然当下动力不足,让一家外资银行去开发人民币计价产品,或做一些人民币创新工具,或是主动满足我国的监管要求,其执行的意愿是较为有限的,因为货币主权问题永远是外资机构难以逾越的门槛。另外,从主权与监管归属来看,离岸人民币虽然可以自由兑换,监管相比国内大陆地区较为宽松,但是其最终管理权仍是我国政府侧控制。为此,香港具备天然的“护城河”,其核心地位短期内不容易改变。那么香港稳定币的落地自然对未来跨境支付迎来大变革。首先是服务于实体经济。香港作为全球重要的贸易枢纽,我国与其他地区的双边贸易都要通过香港来完成,其交易媒介自然是港元或人民币。当前离岸人民币规模有限,港元在双边贸易中仍占主导,因此香港稳定币会是服务于跨境贸易结算的重要工具之一。除此之外,还可以在香港正在推进“Real World Asset”(RWA 现实世界资产数据化)资产上链等领域发挥积极作用,虽然才刚刚开始,但未来市场的发展空间是很大的。目前已有企业的成功案例,比如:蚂蚁集团将内地新能源充电桩项目打包,在香港区块链平台上发行了1亿港元产品。这类资产高度数字化,现金流清晰,产权明确,造假难度高,具备天然的上链优势。当然资产进入香港,会牵涉到跨境的监管、法律等各方面的规定与要求,其流程有点类似于内地企业到香港的IPO(首次公开募股),需要多方专业机构把关,最终完成上链。投资者可以实时查看每日的收益情况,这也是很有吸引力的。因此,预计未来会有更多内地已经数字化的资产通过香港完成RWA上链,并引入二级市场交易,这样就会催生出对稳定币的大量需求。稳定币则成为未来实体经济新的支付方式与价值尺度的工具也将是显而易见的。